其功能围绕 “保税暂存 + 灵活流向” 展开,主要服务于以下场景:
进口货物暂缓缴税存储
企业从海外进口货物(如电子产品、原材料),若暂不计划立即进入国内市场销售,可先存入该仓库,无需即时缴纳关税和增值税。待后续有销售需求时,再按实际出库数量向海关报关缴税,大幅降低企业前期资金压力。
示例:某家电企业进口 1000 台冰箱,先存 500 台在保税仓库,仅对先销售的 500 台缴税,剩余 500 台待旺季再缴税出库。
货物分拨与批量调节
适用于 “大批量进口、小批量出库” 的场景:企业一次性进口大宗商品(如化工原料、粮食),存入保税仓库后,可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分多次、小批量报关缴税出库,避免一次性占用大量资金和仓储空间。
“保税存储 + 后续出口” 衔接
部分货物可能先以 “保税” 状态进境存储(如待加工零部件),经简单加工(需海关备案)或直接分拨后,再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至海外,此时可凭出口报关单申请核销保税额度,无需补缴税费。
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场所,仓库运营和货物管理需满足以下要求:
账册管理:必须建立 “保税货物电子账册”,详细记录货物的进、出、存数据,每笔操作需同步向海关报备,定期接受海关核查。
货物限制:并非所有货物都可存储,禁止存储国家禁止进出口、未获许可证或需特殊检疫(如鲜活易腐品,除非仓库具备冷链监管资质)的货物。
位置限制:仓库需经海关审批设立,通常位于港口、机场、自贸区等物流枢纽附近,便于海关监管和货物快速流转。
暂缓缴税:最核心优势,降低企业现金流压力,尤其适合资金密集型行业(如汽车、机械)。
免予许可证(暂存期间):货物在保税仓库存储期间,若暂不进入国内市场,无需提交进口许可证(如配额证、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),仅在出库进入国内时需按规定提供。
减少滞港费:进口货物到港后,若直接进入保税仓库,可避免在港口长期堆存产生的滞港费、滞箱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