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税区转厂,保税区一日游,保税区出口再进口流程
保税区一日游转厂:政策红利下的供应链优化方案
一、核心定义与政策逻辑
保税区一日游转厂,本质是利用综合保税区“境内关外”的特殊政策,通过“先出口入区、再进口出区”的密集操作,实现货物在境内完成出口与进口的闭环。其核心逻辑在于:
政策依据:货物入区即视同离境,企业可立即申请退税(通常3-5天到账),突破传统出口需实际离境的退税限制。
功能替代:取代传统“香港一日游”模式,无需将货物运至境外中转,直接在保税区内完成进出口程序,大幅缩短周期与成本。
二、业务背景与痛点解决
在保税区政策实施前,加工贸易企业常面临以下困境:
深加工结转手续复杂:需向海关备案、实际收发货、分步报关,流程耗时长达数周。
退税与核销难题:国产料件无法通过深加工结转退税,加工贸易手册核销需实际出口数据支撑。
物流成本高企:通过香港中转的“境外一日游”需支付高额运输费、仓储费及时间成本(通常2-3天)。
保税区一日游转厂通过政策创新,直接解决上述痛点:
流程简化:无需备案,报关与发货同步,当日完成进出口。
成本压缩:节省30%-50%运输费用,缩短供货时间至1天内。
合规退税:国产料件入区即退税,加工贸易手册核销数据实时生成。
三、操作流程与关键节点
以A工厂(国内一般贸易企业)→保税区→B工厂(加工贸易企业)为例,流程如下:
前期准备:
进出口双方签约无纸化通关协议,加工贸易企业授权报关权限。
提前1天提交报关资料(装箱单、价格表、申报要素、报关委托书等)及车牌号。
出口报关:
A工厂货物装车后,车辆入区报关,系统自动结关(约2-3小时)。
货物入区即视同出口,A工厂可申请退税。
进口报关:
B工厂以加工贸易手册报关进口,享受免征关税、增值税待遇。
车辆再次入区提货,完成进口结关后出区送货。
关键优势:
时间效率:上午报关入区,下午出区送达,实现“当日达”。
资金流转:退税周期从传统模式的数月缩短至3-5天,加速企业现金流。
合规保障:海关对AEO认证企业查验率低于3%,单货相符情况下当天完成查验。
四、适用企业与典型场景
加工贸易企业:
手册核销需求:通过出口入区数据完成手册核销,避免保税料件内销补税。
深加工结转:将保税料件加工产品结转至另一加工企业,简化手续。
国内供货企业:
退税需求:将国产料件出口至保税区,再由加工贸易企业进口,实现退税。
调整报关资料:解决交易双方报关编码不一致问题。
内销加工贸易企业:
转厂内销:加工贸易企业产品需在国内销售时,先出口入区完成手册核销,再由国内采购商申报进口。